新員工到職如何計薪?

新員工到職如何計薪?

如果你是初創公司的老闆或HR,如果有新到職的同事,是否有一刻不知道計算時應該使用日曆,工作日還是固定日數?如何計算平均日薪?到底如何計薪才不會算多或者算少給員工?

首先要了解,按《勞基法》第2條第3款:「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按勞動契約為雙務契約之性質,勞務提供與工資獲取係具備對價關係,即勞工有提供勞務,即會有領取報酬的權利。

《勞基法》沒有特殊規定平均日薪應該按照28天、29天,30天還是31天,但《民法》第123條規定:稱月或年者,依曆計算。月或年非連續計算者,每月為三十日,每年為三百六十五日。所以,只要勞資雙方沒有另外特別約定,應以 30 天為基準計算平均日薪。‍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一些不同的例子吧!
時間:2023年3月共有31天,工作日是23天。

假設1
小馬在2023年3月24日到職,月薪員工,五天工作制,月薪NT$60,000。他在3月提供勞務8天。所以,到職首月的計算方法是,先計算每日的平均工資,再用這平均日薪乘以實際上班的天數:

月薪 = 當月平均日薪 x 當月實際上班天數
平均日薪:NT$60,000 / 30天 = NT$2,000

3月薪酬:NT$2,000 × 8天 = NT$16,000

假設2
小牛在2023年4月11日到職,月薪員工,五天工作制,月薪NT$75,000。他在4月提供勞務20天。

月薪 = 當月平均日薪 x 當月實際上班天數
平均日薪:NT$75,000 / 30日 = NT$2,500

4月薪酬: NT$2,500 × 20天 = NT$50,000

有些公司也會選擇用每月實際天數來計算薪資,無論使用的是何種計算方式,都是視乎公司薪資方面的政策安排,勞基法並未強制要求。但請務必於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明文紀錄薪資特別之約定,否則可能會有因計薪邏輯不同而產生的勞務糾紛狀況。

相較於多數公司使用的固定30天計算方式,按照每月實際天數計算會比較複雜,因為每個月都不一樣,還可能需要扣除員工請的無薪假,人手匯入數據、計算再檢查的動作就會變多。

Workstem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薪資管理功能,無論是哪種計算方式,只要一次設定, 即可自動高效地計算新到職員工的首月薪資,避免反覆核對的瑣碎工作,無須再反覆核對。

支持勞健保級距/加班費/所得稅等自動計算

(文章內容和資料只供參考,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請根據政府最新的條例為準,本公司不代表任何法律意見。如需轉載文章或內容,請先聯絡我公司或附上本文連結,并標明轉載來源。)

相關文章

2023年加班費計算全攻略
2023年加班費計算全攻略
加班費的計算方式關乎企業和個人的實際權益,向來是雇主和勞工都特別關心的問題。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不少講解加班費計算的文章,但依然有點搞不清?沒關係,相...
閱讀全文
【特休換錢攻略】一文了解勞基法規定、計算方法等
【特休換錢攻略】一文了解勞基法規定、計算方法等
特休換錢是勞工權益保護的重要一環,也是雇主或HR經常需要處理的問題之一。本文將深入介紹特休換錢的相關法規和計算方式等,以幫助雇主或HR更好地處理特休換...
閱讀全文
2023勞健保級距:勞健保計算、負擔費用等必備指南
2023勞健保級距:勞健保計算、負擔費用等必備指南
在台灣,勞工健康保險是一種強制性的社會保險制度,旨在保障勞工的基本健康權益,並提供醫療、疾病預防、職災、工傷等各項保障。其中,勞健保級距是一個非常...
閱讀全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