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體系
越早形成自我思考體系的人,工作效率會越高,也越容易獲得職場晉升。所謂思考體系,就是能綜合關聯的邏輯順序。但它並不是簡單地對方法進行「物理疊加」,而是抽離出具備相同本質的內容,不斷刪減和總結,最後透過自己的邏輯思維將它們表述出來。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化學反應」。舉個例子,大家先看看一下這4件事情:
- 給上司定機票
- 分析一個App的結構和功能組成
- 和同事開會分配工作任務
- 制定假期旅行計劃
以上看似沒有聯繫的四件事情,但其實他們的本質中都暗藏着思考邏輯,它都是按照現狀—需求—矛盾—方法—檢查,這5個步驟來進行。
比如給上司訂機票,首先我們要知道上司的行程安排(現狀)和作息習慣(需求)。起飛時間既要在行程安排的時間內,又要儘可能配合上司的生活作息。就比如正常情況下,不能讓上司乘坐凌晨的飛機航班。
其次,你要思考同時滿足這些條件時是否會有矛盾存在,通常大概率都是會有的。比如上司無法接受上午8點的航班,但飛行時間最短的卻是這一班。這時你就要確定優先級,是儘快到達目的地重要還是不緊不慢地前往更重要?你需要和上司去溝通。
當你把所有的現狀、需求、矛盾都想明白後,分別針對不同的情況就可以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比如要求儘快到達,有哪些航班;要求不趕時間,又有哪些航班;要求乘坐舒適,哪些航空公司的飛機可以滿足等等?最後一一檢查確認信息無誤後,提報給上司,讓他來做選擇題。
以上的思考流程中,有許多共性的思路都能用在其他3件事情的分析上。
比如,訂機票時考慮的維度,就可以用於制定旅行計划上;確認優先級的思路,可以用於開會分配工作任務上;對上司訂機票需求的拆分,可以用在App 的結構和功能分析上。不同方法之間的彼此串聯和借鑒,共同構成了你的思考體系。這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底層技能基礎。
當你越早有這個意識,去刻意搜集和總結這些方法,構成自我思考的體系,你就越能比同齡人更快一步成長。因為你的眼界已經提升了,看問題更着重在戰略層面,而非執行層面。並且這樣做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你的方法可以被複制化。我們複製的是企業組織里的其他人,你的同事,你的團隊,甚至你的上司。
這時你創造的價值就不再以你個人為單位來計算,而是開始以規模化的姿態成倍增長。
現在許多KOL經紀公司,就已經琢磨出一套迅速幫助素人成為KOL的方法論。裏面包括視頻腳本如何編寫,表演場景怎麼選擇,表情如何做的到位,什麼時候植入廣告…這都有一套經過嚴密論證的方法體系。套用這個框架,就能像流水線一樣大批量複製KOL,實現規模化的收益增長。
這才是商業模式的高級形態。方法解決的是從0到1的問題,而體系解決的是從1到10的問題。
如果你是那個創造體系的人,透過培養你的團隊,傳授你的成功經驗,那我相信你的團隊獲益匪淺;而一個優秀的團隊,極大地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發展走向。當你做到這個地步,你的身價指數也會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