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主與僱員難道天生對立?

僱主與僱員難道天生對立?

要的是僱員拚命工作、甚至一人可當多人用,而僱員想的是完成自己份工就好,任務少福利獎勵多;僱主希望僱員把每件事情都當做事業來奮鬥,僱員卻希望今天事情今天做,每天可以不用OT準時放工。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分歧?

這是來源於僱主與僱員思維上的差異:僱主是做事業,而僱員是為僱主做事業。另一個方面是僱主與僱員所處立場的不同:僱主是為的是公司全局考慮,而身為僱員,我們所求的是當下可獲取到的。如果僱主和僱員不一致,可能會產生以下問題:

  • 站在僱主的立場上:僱主要讓公司賺錢,那僱員就會對公司沒有歸屬感。
  • 僱主「畫餅充饑」,意思是利用所謂公司有着更好的發展前景來誘惑員工:那僱員得不到實際利益,就會另謀高就。
  • 僱主一味地強調你需要達成的階段業績:那麼僱員可能就會犧牲公司的未來利益來達成眼前業績。
  • 僱主只會想辦法壓榨僱員薪金,甚至讓僱員身兼多職,而只拿一份人工:那僱員就會想辦法違規謀取薪資。

如果一個人工作是為完成任務,那他的鬥志一定不大。但如果他是為了自己而工作,信念、目標、理想就是其最大的動力。

所以,當下這個社會,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人本思想」,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利益要求以及物質慾望,做到真正為僱員考慮,這樣才有利於企業的穩步發展。

僱主要經常問自己:

  • 這是誰的企業?自己一個人的企業就自己一個人累,要讓僱員感受到企業是大家的;
  • 業績與僱員收入是什麼關係?要讓僱員了解到,只有公司發展了,企業利潤增加了,那麼他們的人工也會相應提高的;
  • 怎樣才能讓僱員達到公司的預計目標?那就要有相對應的目標獎勵機制來保障。

大家普遍都希望先拿高薪,再認真工作,心裏想的是我薪金又不夠,憑什麼努力工作。但實際上最後真正在職場取勝的,是那些不計較個人得失辛勤工作、持續不懈努力的人。僱員希望先得到酬勞再工作,而僱主卻喜歡那些先拚命工作不計報酬的人,然後再重用這樣的人。

僱主希望僱員敬業愛業、拚命工作,那就必須給他們一個理由促使他們積極工作。就像開車系安全帶的道理一樣,出行系安全帶難道是為了交警嗎?不,是為了自身安全。學生上學完成作業是為了老師嗎?不,是為了學習到知識,日後更好的發展。所以,僱主要讓每個僱員都了解到敬業愛業給自身帶來的好處,而不是單純地完成工作拿人工。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第一層生理需求,就是滿足人對物質利益的需求,而最高層自我實現需求,則是滿足人的精神境界方面的需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們在這個社會的生存,首先是要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這樣才能進一步地追求更高層面的「生活」。

所以,我認為,僱主只有先有了「人本思想」,才能讓企業與僱員合理雙贏。僱主要站在僱員的角度,關注僱員的需求與情感,僱員則會體恤僱主的壓力與辛勞,他們才能腳踏實地努力上進,最終才能形成良性互動,使企業與僱員得以共同發展。

HR日常工作全部搞定

(文章內容和資料只供參考,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請根據政府最新的條例為準,本公司不代表任何法律意見。如需轉載文章或內容,請先聯絡我公司或附上本文連結,并標明轉載來源。)

相關文章

代通知金計算,呢種情況解僱僱員要賠錢?
代通知金計算,呢種情況解僱僱員要賠錢?
隨著新冠疫情開始緩和,香港勞工市場持續改善,2023年第一季失業率已由去年的3.3%降低至3.1%,總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對在港僱主而言,就業市場活躍,經濟形勢...
閱讀全文
如何高效計算不同類型的OT補水?
如何高效計算不同類型的OT補水?
什麽是OT補水? 香港對OT補水沒有嚴格規定,但是很多公司在跟僱員簽訂合約時,合約裡面通常都會寫明每日工作時數,或是每星期工作時長,只要合約有寫明,就...
閱讀全文
休產假適逢法定假日,僱主怎樣算薪?
休產假適逢法定假日,僱主怎樣算薪?
從2020年12月開始,香港政府正式通過修訂條例,將法定產假的時長從10星期延長至14星期,與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14星期一致,同時將產假薪酬上限提高至HK$80,000...
閱讀全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