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準備離職前的一些行為和蹤跡大部分都會和平常有所不同。但是,這並不能代表只要出現了下面所列舉的內容,就說明這個人要離職,更多的僅供參考。
根據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及香港人才管理協會聯合發布合辦的《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特區)薪酬及福利調查》表示,在僱員流失方面,平均流失率介乎1成(10.5%)至 3成(30.7%)。
作為主管或者HR,也許每天單純的想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都需要加班,哪裏還有時間和精力察覺僱員的狀態或者情緒?或許就在這種時候,你心儀的員工,想要提拔的員工,突然就和你提辭職,連挽留的最佳時間都可能錯過!
第一種、個人辦公桌上的私有物品逐漸減少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把自己一些物品放置在自己的區域內,甚至還會裝飾一下自己的台面。像是書籍、水樽、靠背墊、台面擺件等等,這些可以讓自己時刻處於令人心情愉悅的辦公環境中。
但是已經想要離職的人,他會一點一點地開始清空自己的桌面上,你會發現原本豐富的辦公桌如今變得十分簡單。
我的前同事Alison,她在公司做了兩年多,再過三個月就滿三年了。這兩年多的時間裏,只要是女同事看到她的台面都會駐足幾秒,因為布置的十分溫馨。有和同事的拍立得、香薰機、小物擺件、摺紙、桌上電風扇等等…就連櫃桶裏也是滿滿的。
在她離職前幾日,桌面上幾個可愛的小物不在了,其他物品也漸漸地少了。沒幾日就聽到她辭職的消息了。
第二種、頻繁請假
如果沒有什麼特殊原因,大家一般是不會頻繁請假的。年假如果用完了,請假就意味着當天無薪,所以如果有同事經常性的請假,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出去參加面試。
在沒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前就離職的話,空窗期可是沒有收入的。所以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找好工作再提出離職。
第三種、變得「膽大」且不再積極主動
膽大,是指平時不敢得罪上司與同事,突然間好像沒有顧慮了。也許因為已經做好決定了,便我行我素起來。
還是我的前同事,Mark。他在我們眼中是一個有求必應的人,不管安排什麼工作給他,他都樂意接受,即使不是他的本職工作。比如A同事說今天有事,要提前下班,希望有人可以幫自己處理完剩下的工作。Mark就會說,反正今晚也沒約,我來幫你吧!還可以順便學習學習。
有一次,一個項目需要有人自薦負責,當所有同事都明著暗著表示自己不願接手此項目時,他就「挺身而出」,負責這個項目。
他還是一經常加班的人,「早到加班」也永遠是他身上的標籤。
離職的前幾日,他突然很反常。十分準時的踩點下班,也不怎麼幫同事們做事。上司提的意見如果他不滿意,也頭一次地會當場反對。大家都說,Mark變了,性情大變一樣。
但是我們那時候也純粹地只當他那段時間可能心情不好,沒想到過了幾日後,Mark就悄無聲息地辭職了。
作為主管或者HR,當然如果你覺得即將要離職的員工本也沒有多大的價值,那大家就好聚好散。
但是如果這是你的得力下屬/優秀員工呢?
能及時地發現這些問題,才能及時地與員工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談談他們的職業規劃,再盡可能的留住他們。
對於企業來說,招聘人才是很難,但是保留人才更難。很多的主管和HR每天都要被重複性的工作所耽誤,給僱員排班、查看每天的考勤、一份份檢查僱員報稅單、核對每月出糧的無數份excel等等。如果排錯班了要被僱員投訴,如果算錯了薪酬要承擔法律責任…主管和HR也很難在本職工作和僱員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如果想要兩者兼顧,你便需要一套可以符合自己公司多樣化要求且系统化、流程化的解決方案來處理那些佔據你大量時間又容易出錯的工作。想要為公司創造價值,不僅僅是靠自己沒日沒夜的加班,而是靠如何動腦來挖掘出每一位員工的潛力,再把他們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這才能真正地為企業創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