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定義是什麼?工傷賠償計算方法

【工傷】定義是什麼?工傷賠償計算方法

文章目錄

  1. 工傷的定義
  2. 2025工傷病假上限是多少天?
  3. 工傷賠償計算方法
  4. 工傷常見問題
  5. HR System 推介: Workstem自動計糧,提升工傷賠償管理效率

工傷的定義

根據勞工處的《僱員補償條例》列明,工傷意外是指僱員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受傷或死亡,即使是次意外屬於僱員犯錯或疏忽,僱主均須負起補償責任。

2025工傷病假上限是多少天?

工傷病假指的是因工作導致的意外傷害或職業病所需的休假,例如工地事故、長期勞動引起的筋骨損傷,或暴露於有害環境導致的疾病。

工傷僱員可放不超逾24個月的工傷病假,若要延長,可向法院申請批准延長,但以不超逾12個月為限。

工傷病假期間的保障:

  • 病假錢:按病假天數計算的薪資補償。
  • 醫療費用:治療及復健費用由雇主或保險支付。
  • 職位保障:休假期間不得解雇。

工傷賠償計算方法

僱員因工傷以致暫時喪失工作能力

即經註冊醫生、註冊中醫、註冊牙醫或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證明,僱員暫時喪失工作能力的期間),僱主須支付下列補償(視乎個別個案而定):

  • 按期付款(俗稱工傷病假錢):如經註冊醫生、註冊中醫、註冊牙醫或僱員補償評估委員會證明僱員必須缺勤,僱員在這期間被視為暫時喪失工作能力,僱主須支付工傷病假錢。工傷病假錢的款額是僱員遭遇意外時,每月收入與暫時不能工作期間每月收入差額的五分四。
  • 醫療費:如僱主沒有向僱員提供足夠的免費醫治,僱主須支付僱員在工傷期間因醫治而招致的醫療費(包括診金、外科收費或療法收費、護理、入住醫院、藥物、治療物品及藥用敷料的費用等)。條例涵蓋的醫治類別包括註冊醫生、註冊中醫、註冊牙醫、註冊物理治療師、註冊職業治療師或註冊脊醫給予或在他們監督下給予的醫治。
  • 義製人體器官及外科器具的費用:如果工傷僱員需要裝配義製人體器官或外科器具(例如假牙、助聽器等),僱主須支付下列費用:

供應及裝配義製人體器官或外科器具的費用最高金額是 HK$45,270(於2021年4月15日至2023年4月12日期間遭遇工傷意外的人士,最高金額則為HK$44,300),及

從裝配該器官或器具起10年內維修及更換的費用,最高金額是 HK$137,150(於2021年4月15日至2023年4月12日期間遭遇工傷意外的人士,最高金額則為HK$134,220)。

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的補償

判傷後若確認永久影響,補償依喪失收入能力百分比計算。以下是簡單範例

喪失能力程度

補償金額範例(假設月薪HK$20,000)
10%

HK$48,000(24個月計算)

50%

HK$240,000

工傷常見問題

Q1:仍簽病假是否影響判傷?

A1:不一定。只要傷勢穩定即可判傷,與是否簽病假無直接關係。

Q2:缺席判傷有何後果?

A2:無正當理由缺席,勞工處可能視為放棄永久補償,只計算病假錢。

Q3:判傷前能復工嗎?

A3:視康復情況與工作性質而定,可與雇主商議安排。

Q4:反對判傷結果會增加補償嗎?

A4:不一定,覆檢結果可能增加、減少或不變,視實際傷勢而定。

HR System 推介: Workstem自動計糧,提升工傷賠償管理效率

Workstem一站式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緊貼香港法例,不僅自動統計休假情況,支援快速請假/批假,雲端儲存僱員資料,還可一鍵計算工傷薪酬,再也不用人工層層篩選,逐個計算。此外,Workstem 還支持手機App一鍵請假和批假,不同部門可指定不同審批人。無論是產假或病假,僱員請假時上傳醫生紙,HR即可批假,系統自動將附件上傳至雲端存儲,每位僱員的請假細節都清晰可追蹤。

立即獲取免費Demo!Workstem 在計算工傷病假薪酬時,智能篩選應計算和不計算的日子,減少手動篩選時間和錯誤。透過 Workstem 的一站式人力資源系統,輕鬆查看僱員全部資料,無需在多個 Excel 表格中尋找資訊,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延伸閱讀:

工傷賠償怎麼計?

工傷病假

《因工不幸染上新冠肺炎(covid19),打工仔可否獲得工傷補償?》

相關文章

假期管理之2025復活節是哪一天?為何每年不固定?
假期管理之2025復活節是哪一天?為何每年不固定?
2025復活節是哪一天?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為拯救世人的罪,在週五被釘在十字架上斷氣而亡,卻在週日,也就是第三天死裡復活,從墳墓洞穴裡走出來,因此週日...
閱讀全文
2025 公眾假期之清明節,僱主可否要求僱員工作?
2025 公眾假期之清明節,僱主可否要求僱員工作?
2025清明節是哪一天? 清明節,或清明,是一個特別紀念祖先的日子。清明不僅在香港是公認的節日。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這一天緬懷他們的家庭祖先,如果當地有...
閱讀全文
2025有薪年假( 俗稱大假)常見問題解答
2025有薪年假( 俗稱大假)常見問題解答
勞工法例中的有薪年假、休息日和法定假日的區別 有薪年假 根據勞工法例有關「有薪年假」的部分,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每滿12個月,便可享有有薪年假。有薪...
閱讀全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