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條例是甚麼?
713條例的由來是《2007年僱傭(修訂)條例》於2007年7月13日生效,故此俗稱這條例為「713」。 713條例無論對僱主或僱員都十分重要,關乎雙方的權益。例如僱員放假的薪金計算方法,就是僱主和僱員最常問的問題。 713條例說明,無論僱員的薪酬制度是月薪、日薪或其他計薪方法,均須以12個月的平均工資(Average Daily Wage,ADW)來計算有關法定權益,並在計算平均工資時剔除「不予計算在內」的期間及工資。
713條例下「12個月平均工資」計算方法?
依照713條例,不論以哪一種形式僱用員工,都必須按照以下方式計算12個月平均工資(ADW):12個月平均工資 = (12個月工資總額 – 不予計算工資)/(12個月期間日數 – 不予計算日數)
工資包括:
- 基本薪酬、底薪
- 津貼(例如經常性的交通津貼、勤工獎、佣金、加班薪酬)
- 小費、服務費
不計算入工資的項目:
- 住屋、教育、飲食等津貼
- 退休計劃供款
- 屬賞贈性質或酌情給發的津貼或獎金
- 非經常性的交通津貼
- 僱員墊支而由僱主稍後償還的款項
- 年終酬金或酌情給發的花紅
- 合約完成時的酬金
713條例下「不予計算工資和日數」定義
為了避免平均工資被拉低,713條例要求計算平均工資時,需要扣除無薪或只支付部份薪金的金額和日數。
常見例子:如支付病假或產假等,由於薪酬只支付4/5,僱主在計算12個月平均工資時應將這段期間的工資剔除。
其他例子:
- 休息日
- 法定假日
- 年假
- 產假
- 侍產假
- 病假日
- 工傷病假
- 僱主同意放取的假期等
如何計算累積的有薪病假及津貼?
雖然僱員享有有薪病假,但並不代表可以日日請病假,勞工法例有規定最多可累積120天,而且需要每月累積,有薪病假的累積計算方法如下:
- 受僱第一年:每月可累積2天
- 受僱第二年開始:每月可累積4天
另外,即使病假為有薪,但勞工法例並沒有規定僱主需要就有薪病假付足全額薪資。每日有薪病假津貼的計算方法如下:
- 入職滿一年: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前過去12個月,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
- 入職未滿一年:在職期間,每日平均工資的五份之四
計算每日平均工資時,並不包括休息日、法定假日、年假、病假、產假、侍產假、工傷病假或在僱主同意下所放的假期。
例如:Kevin過去一年在同一公司賺取月薪HK$60,000,扣除年假及法定假日後,上班300天,放了5天有薪病假,他的有薪病假津貼計算為:($60,000×12)/ 300 X 4/5 X 5 = HK$9,600。
勞工法例規定有薪病假的津貼不能遲於正常發薪日支付,所以一般情況下是和平時的人工日一同發放。
常見問題
Q1:佣金應該算在平均工資之中嗎?
A1:佣金是應該計算在平均工資之中。
Q2:如果員工是底薪配以佣金薪酬制度,如果請病假,應該直接收取底薪計算出來的平均日薪嗎?
A2:不是,應該將該員工的底薪和佣金合併計算出的總薪金,再計算出平均日薪。其後,根據勞工法例,僱主可只按工資的4/5來支付薪酬。
Q3:如果發現公司計錯糧少付了薪金,又或是公司多付了工資,追溯期是多久?
A3:根據《僱傭條例》、《時效條例》,勞資審裁處接受訴訟因由產生的日期起計6年內提出申索。因此,雙方的追溯期為6年。
Workstem助你解決薪酬計算難題
假期來臨,僱主和僱員都應該提前規劃,在享受旅程的同時,做好工作安排。尤其是餐飲、零售、酒店等上班時間不固定的行業,假期更是銷售旺季,需要及時安排假期值班人手,以確保門店正常運營。
Workstem雲端一站式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擁有智能假期管理功能,自訂假期規則/假期類型,每年自動更新香港公眾假期安排,手機App快速請假/批假,實時追蹤僱員年假、病假等假期餘額;更有强大的薪酬管理系統,透過AI計糧引擎,快速自動計算有薪病假,便捷出糧。
延伸閱讀:
《平均工資計算:【勞工法例】418、713同平均工資》
《炒散兼職僱員多,僱主如何注意「418」?》
《418條例|兼職原來可以有有薪假期?》